台湾知名时事评论员赖岳谦:我们想尽办法,用和平的方法来实现统一
从参与者的视角出发,社会实践为许多和我一样的大学生带来了他处难寻的收获。但是,在执行过程中,社会实践也可能出现各种问题,以至于有时难以满足学生的期待。“留痕”必要,但不应成为主要目的;到处“打卡”有了速度,却未必有足够的深度——学校组织社会实践,当然需要记录成果、体现成绩,但有时做得过了,便可能沦为“形式主义”,经得起外界的赞美,却经不起学生的回忆。在某些社会实践中,参与的学生难以发挥主体性,多数流程都是学校提前安排好的,去了之后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走一遍。也有一些社会实践活动,时间太紧、点位太多,一天奔波多处,简单调研便开始拍照留痕,不免变成了来也匆匆、去也匆匆的“特种兵调研”。在我参加过的部分社会实践活动中,学生就像是调研地的匆匆过客,“意犹未尽”是我最大的感受。相比之下,“不当客人当主人,不当游客当老乡”,才是我们对社会实践最大的期待。